一、什么是商品肉雞:
通常指 7 周齡上市的雞:
1 、AV體重約 2.6 公斤。 2 、AA體重約 2.5 公斤。
3 、羅斯 308 體重約 2.7 公斤。 4 、改良優良黃雞體重 1.5 公斤左右 , 供肉食的雞。
二、影響養雞成敗的五大因素:
1 、好的品種、好的雞苗。
2 、好的飼料﹙約占總成本投入的 80% 以上﹚。
3 、管理﹙軟管理和硬管理﹚。
4 、疫情防治﹙疫苗 , 藥品﹚。
5 、市場行情。
三、雞場選址及雞舍建:
一)、雞場選址的基本原則:
六字方針 : : “ 高 ” 、 “ 靜 ” 、 “ 遠 ” 、 “ 路 ” 、 “ 水 ” 、 “ 電 ” 。
高:地勢高燥,避風向陽。
靜:安靜,遠離鬧市。
遠:遠離居民區,遠離其它養殖區和其它可能的污染源 1.6 公里以外,至少不少于 500 米。
路:要想富先修路,方便運輸。
水:水是生命之源。
電:電是現代養殖業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
二)、雞舍的建筑:
1 、舍寬:開放式 9—11 米;環境控制式 12 米。
2 、舍長: 70—120 米。
3 、舍層:單層為好。
4 、雞舍地面:應以混凝土地面為好;北方可用沙質土地面,天氣干燥、透氣性好。
5 、群體布局:每舍飼養數在 1 萬只以下;舍內宜分小圈,每圈不超過 2500 只,小規模飼養每圈多為 300 只左
右,生長良好。
6 、雞舍走向:應呈東西走向,以減輕陽光照射產生的熱量。
四、進 雛:
一)、進雛前的準備工作:
1 、批數及批次間隔天數:
每年進出批次,年初應有整體安排,每年進雛 5—6 批,每批間隔 10—15 天,每批空舍5-7天。空舍時
間有利于減少場內污染源。
空舍時間:是指清潔消毒程序完成之后至下批雞雛到場的間隔時間。(建議最少為 2 周,農村多為 5—7 天)。
2 、飼養方式的選則:
a 、墊料飼養。
b 、籠 養。
c 、網上平養。
★ 、墊料飼養:
優點:投資少,胸囊腫和外傷發病率低。
缺點:雞接觸糞便 , 易感染疾病 , 墊料管理耗費人力。
★ 、籠 養:
優點:提高飼養密度 2—3 倍,節約成本費用,球蟲發病率低,是商品肉雞飼養發展的必然趨勢。
缺點:一次性投資大,對電的依賴性強,飼養管理技術要求高。
★ 、網上平養:
優點: 1 、節省墊料,提高雞糞利用價值。
2 、降低球蟲發病率,有利于控制藥殘,提高成活率,提高雞肉品質。
3 、減少飼養過程中的應激,便于雞舍的衛生管理。
4 、有利于控制溫濕度,便于通風換氣,提高飼養密度。
缺點:一次性投資大, 2 ㎏以上的雞胸囊腫發病率高;并且較地面平養的雞出欄體重偏輕。
3 、消 毒:
a 、舍內清理:
b 、沖 洗:(切斷所有電源、堅持先上后下的原則)。
c 、清除殘留和衛生死角。
d 、涼干后關上門窗,在舍內老鼠經常出入的地方投放鼠藥。
e 、熏 蒸:每立方米用7 . 5克高錳酸鉀,15毫升甲醛(老養殖舍熏蒸用量加倍)。熏蒸時舍溫24-27
℃ ,濕度75﹪左右效果最好。
f 、舍外消毒。
4 、物品及人員的準備:
飼料、藥品、用具、人員等。
5 、供暖設備的選擇:因條件、地區不同而定。
6 、預熱試溫:進雛前兩天試溫、查漏補疏、及時完善。
二)、雛雞的選擇與運輸:
1 、品種的選擇與雛雞質量:
目前流行的商品肉雞品種:AA常規系、AA羽毛鑒別系、AA寬胸系、AA+、愛維因、羅斯308、
科寶-500、哈伯德等。
選擇具有較高遺傳性能的品種和高品質的雞苗,是影響育雛成敗的最直接因素。
品種的流行,與其優良的綜合性能往往有直接關系,來自不同種雞場的同一品種的雛雞質量有一定差異,
雛雞應來自于不受白痢,支原體感染的種雞群。(目前已知蛋傳性疫病有 19 種,不受感染是不可能的。故,
雛苗最好來源于較大的種禽場)。
健雛的一般表現:
1 )、體重 ≥ 35克。
2 )、手握感覺充實、富有彈性。
3 )、精神活潑、眼睛明亮有神、無分泌物、對生光反應靈敏。
4 )、絨毛長短適中、干凈。
5 )、腹部有彈性、不過軟或過硬、臍部愈合良好。
2 、初生雛的運輸:
以出殼后 8—12 小時內為宜。運輸時用專門的運雛箱,雛雞到場后要盡快卸車。連同運雛箱一同搬到育雛
舍內,稍息片刻后放開。
冬天要保溫、防凍;夏天要防暑、防脫水。
五、飼養管理及要求:
一)、飼 養:
1 、飲水:水是生命之源,是雞只最重要的營養成份之一。
雞只體內的水份約占其體重的 70% 以上,水的日消耗量是雞只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飲水量大約是食料量
的 2—3 倍。
1 )、飲水的質量標準:要求每 1ml 水中,細菌總數 ≤100 個,大腸桿菌 ≤50 個。
2 )、開飲:雛雞進舍稍停后,飲 2 小時水,水溫 20 ℃ 左右。加 5% 葡萄糖,配合適當的開口藥。如 “ 育雛博士 ”
以達清理腸道,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蛋傳性疾病之目的。
3 )、飲水器的管理:
① 、保證雞只在整個生長期可以飲用到潔凈的水,不能允許飲水器出現無水現象。
② 、飲水器放置的位置應處于雞只活動范圍不超過 1.5 米的地方。
③ 、飲水器中適宜的飲水深度為 1.9 厘米。
④ 、開放式飲水系統,雛雞應先使用雛雞飲水器。即每 100 只雛雞,提供一個 4 公斤的真空飲水器即可。
⑤ 、一周齡以后,隨著雞只增長逐漸提高飲水器高度至雞背平。
⑥ 、經常涮洗飲水器,防止細菌孳生。
⑦ 、若用乳頭飲水系統,則當飲水系統長度不超過 76 米,絕大多數都能夠運轉良好;若雞舍長超過 120 米時。
應將供水系統安置于雞舍中央部位,將乳頭飲水系統分成兩部分供水。
⑧ 、不同飲水器所需的飲水面積:
飲水器類型 |
所需數量 |
備 注 |
槽型飲水器 |
2—3cm/ 只 |
|
鐘型飲水器 |
1 個 /50—100 只 |
底盤 40 厘米直徑 |
乳頭飲水器 |
1 個乳頭 /8—12 只雞 |
|
2 、喂飼:目的在于為雞只提供足量且營養平衡的飼料,以期獲得最佳生長率、飼料轉化率和成活率。
1 )、開食:飲水 2 小時后開食。過早影響食欲,過晚影響生長發育。
2 )、飼喂采食面積:
飼 喂 器 |
采食所需面積 |
備 注 |
食 槽 |
3—5 厘米 / 只 |
|
料 盤 |
30—50 只 / 個 |
直徑 33 厘米 |
料 桶 |
30—50 只 / 個 |
底直徑 42 厘米 |
3 )、飼喂管理:
少喂勤加,確保飼料新鮮。
提高料桶底部與雞背平(輕松采食,同時有利于其頸、腿、胸肌發育。減少飼料浪費。降低胸囊腫病發生
率)。
4 )、飼料的合理利用:
一只雞在 7 周內,可浪費 114—228 克飲料,相當于總耗料量的 2—4% 。
5 )、料桶中的料位與浪費的關系:
料位占料桶溶量的高度 |
浪費率( % ) |
2/3 滿 |
10 |
1/2 滿 |
3 |
1/3 滿 |
1 |
二)、管理及要求:
1 、任務: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成活率,提高均勻度,保證雞只健康成長。
1 )、提高成活率:減少意外傷亡(人為、鼠、貓等)。進雛 6 、 12 、 18 小時,檢查有多大比例雛雞未采食到飼
料,盡快培育雛雞從使用內部營養,過度到外部營養。
2 )、提高均勻度:
① 、大、中、小分欄。
② 、挑雞。
③ 、正確有效的喂料方式(經常調整加料的順序)。
④ 、料、水位充足,分布合理。
3 )、合理的周增重:防超標、暴死。前期生長快,可采用關燈控料等措施控制。
2 、管理及要求 :
管理五要素總結五個字 “ 三度一風光 ” 。
1 )、溫度:
① 、雞象其它熱血動物一樣,需保持相對恒定的體溫,新出殼的雛雞,其體溫調節系統在兩周齡內尚未成熟。
因此,需飼養者幫助它們維持適宜的體溫。
② 、注意雛雞腿部微環境,如雛雞腿部溫度較低,雛雞將會始終龜縮于同一群落中,滯留不動,不去尋覓水和
飼料,從而導致雞只過度饑餓,傷亡率增高。
③ 、雞只 21 日齡時應分散至整個雞舍,此時保持舍內雞只理想的溫度十分重要。
養雞合理的溫度重點在于 “ 看雞施溫 ” ,在同等狀態分布時,溫度保持就高不就低原則。
2 )、濕度:前期容易小,要增加濕度;后期容易大,要控制濕度。
高溫高濕時 —— 悶,低溫高濕時 —— 冷;濕度過低時易發呼吸道病,過高時易發球蟲病。
適宜的相對濕度為 1—10 日齡 60—65% , 10 日齡以后 50—60% 。
3 )、密度:要適宜,過小會造成成本的浪費,過大會造成四減五增的影響。
四減:減少平均體重、減少飼料消耗、減少飼料報酬、減少生長率。
五增:增加死亡率、增加喙肉癖、增加胸部水泡發生率、增加加工廠肉的廢棄率、增加雞舍的通風費用。
建議合理的飼養密度:
屠宰時平均活重(公斤) |
環境控制舍(只/平方米) |
開放式雞舍(只/平方米) |
1 . 0 |
32 |
22 |
1 . 5 |
21 |
15 |
1 . 8 |
18 |
12 |
2 . 0 |
16 |
11 |
2 . 5 |
13 |
9 |
3 . 0 |
11 |
7 |
3 . 5 |
9 |
6 |
4 )、通風:
處理好通風與溫度的關系, 1—2 周缺氧留下病根, 3—4 周時腹水癥發病率增高。
自然通風時,應盡量打開雞舍兩側窗簾,促成橫向通風。是微風或風向發生著轉變,雞舍側窗的窗簾應
以相同量打開;如風向始終以一個方向吹向雞舍,則此方向的窗簾必須比下風向一側的窗簾開啟的要小
,以避免賊風。
5 )、光照:
與雞只健康和發育密切相關,提供適宜的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提高雞只的生長率和成活率。
① 、整個雞舍中的光照應分布均勻:
光線過強,不均勻,易引起啄癖;且能讓雞運動過多,導致生長減慢、料肉比高,浪費飼料、降低效益。
② 、燈泡上方裝上反光罩,有助于提高其功效,同時也達到了省電的目的。
③ 、定期清潔燈泡和反光罩,以保持其最大功效。
④ 、改變肉雞的光照程序可分兩大類:減少光照時間和間歇光照。
★ 、減少光照時間的光照程序表:
日 齡 |
光照強度 (Lx) |
光照時數 |
非光照時數 |
1—3 |
30—40 |
23—24 |
0—1 |
4—15 |
5—10 |
12 |
12 |
16—22 |
5—10 |
16 |
8 |
23— 上市 |
5—10 |
18—23 |
1—6 |
★ 、間歇光照的光照程序表:
日齡 |
光照強度 (Lx) |
光/暗時數 |
光/暗時數 |
光/暗時數 |
光/暗時數 |
0—4 |
20 |
23/1 |
|
|
|
5—21 |
5 |
5/1 |
5/1 |
5/1 |
5/1 |
22— 上市 |
5 |
23/1 |
|
|
|
★ 、勒克司定義:
1 勒克司 =1 流明的光通量均勻分布在 1 平方米面積上的照度。
1 勒克司 = 發光強度為 1 燭光的點光源,在半徑為 1 米的球面上產生的光照度。
1 燭光 =10.76 勒克司。
下面公式可計算肉雞舍所需的燈泡數:
★ 、 面積( m 2 ) × 所需最大光照強度(勒克司)
燈泡功率(瓦) × 常數( K )
★ 、不同功率燈泡的常數 K 值:
燈泡功率﹙瓦﹚ |
K 值 |
15 |
3.8 |
25 |
4.2 |
40 |
4.6 |
60 |
5.0 |
100 |
6.0 |
以上公式是在雞背以上 2 米處測定的,燈泡使用的是鎢絲燈。日光燈每瓦的光照強度是鎢絲燈泡的 2—3
倍。
六、免疫程序及使用要領:
一)、建議免疫程序(僅供參考):
日齡 |
疫苗、用法、用量 |
1—3 日 |
新支二聯弱毒苗點眼、滴鼻 ; 同時用新城疫滅活多價油苗頸皮下注射。 |
14—18 日 |
法氏囊弱毒苗滴口。 |
21—23 日 |
新城疫弱毒苗點眼、滴鼻。 |
28—30 |
新城疫弱毒苗 2-3 倍量飲水(出口雞不防)。 |
二)、使用要領:
上述程序是在雞群健康狀況良好情況下進行的,否則,可能促使雞群發生呼吸道癥狀或免疫無效。
正常活苗反應是在接種后 3—5 天開始出現輕微呼吸道癥狀,持續 4—5 天。如反應特別重時,可用藥控制一下。如用 “ 感毒清 ” 、“變異呼感清” “ 奇強 ” 、 “ 喉疾先鋒 ” 等。
三)、注意事項:
1 )、保證雞只有充分的新鮮飲水和多維、維生素的供給。如: “ 維多福 ” 、 “ 黃金速補 ” 等。
2 )、雞群患病時,不要立即接種疫苗,可適當推遲至雞群康復時進行。
3 )、免疫前后兩天,飲水中禁用消毒液和抗病毒藥物。
七、預防性用藥:
日齡(日) |
參考用藥 |
目的 |
1—7 |
黃金速補 + 七清敗毒顆粒、桿克寧 |
凈化腸道,提高免疫力,預防沙門氏、慢性呼吸道病等。 |
10—13 |
(甘草顆粒或麻杏石甘口服液) + (奇強或喉疾先鋒) |
預防慢性呼吸道病。 |
15—17 |
全球清或球必清 |
預防寄生蟲及腸道病。 |
17—19 |
(奇強或桿速凈) + 頭孢桿凈 |
預防大腸桿菌及慢性呼吸道,腸道病。 |
23—27 |
感毒清或變異呼感清 + 喉疾先鋒 |
預防病毒細菌混合感染。 |
29—31 |
全球清或球必清 |
預防寄生蟲及腸道病 |
32—35 |
感毒清或變異呼感清 + 奇強 |
預防病毒細菌混合感染 |
八、日常管理中注意的問題:
1 、注意觀察雞群:行為活動、飲水采食、糞便狀態等。
2 、維持環境條件的相對穩定:(膽小、敏感、易驚群)。
3 、設置足夠的料位、水位:雞有 “ 群序性 ” ,有強弱之爭。
4 、做好工作記錄,積累經驗。
九、總結:
商品肉雞的生長期短,在成長過程中,無論發生何種疾病,在出欄前大多來不及恢復,加大力度控制疾病的
發生是必然的對策。
所以,肉雞控制疾病方案必須是預防性的,而不是治療性的。只有在預防措施失敗時,才增加實施治療方案。
十、附 肉雞生產管理一覽表.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