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論及摘要
豬病防制原則:在加強飼養管理的基礎上,預防為主,治療為輔
必須樹立“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觀念。預防保健是最經濟的措施,因為預防是主動的,治療是被動的,一旦豬感染疾病既花費大量的治療費用,增加飼養成本,又造成豬只生長停滯,影響生產性能,所以要想養好豬,預防保健是關鍵 .
豬場疫病控制主要內容 : 免疫接種 , 藥物防治 , 生物安全 .
豬病預防措施 : 加強環境控制 , 嚴格防疫制度 ; 改善飼養管理 , 提高豬群的抵抗力 ; 自繁自養 , 引進豬嚴格檢疫及隔離 ; 適時進行合理的免疫接種 ; 制定并執行科學的藥物保健方案 ; 定期進行衛生消毒及驅蟲。
發生疫情緊急措施 : 緊急封鎖 ; 緊急消毒 ; 病豬及時隔離 ; 緊急免疫接種 ; 處理病豬 ; 對周圍豬群進行檢疫及監測并采取相應措施 .
認真地對待引種工作,引種不慎往往是暴發疫情的主要原因。搞好種豬群的凈化,堅持自繁自養。
嚴格執行獸醫防疫制度,限制人員車輛出入,徹底消毒,控制病原帶進豬場。
影響養豬效益的因素:管理、市場、品種、營養、疫病等,其中管理應在第一位;在豬病防制上,管理也是第一位!
豬場獸醫必須懂得飼養管理 . 事實上,管理較正規的豬場是不設專職獸醫的,因為搞生產的都要懂獸醫,獸醫也離不開飼養管理。
豬場生產場長,技術必須全面;只懂飼養管理不懂獸醫或只懂獸醫不懂飼養管理的場長不是稱職的正規化豬場場長 .
豬場管理混亂,飼養管理技術落后,豬病就無法控制,也談不上防,就只好‘治'啦!
豬場管理水平越高,其生產技術管理人員就越重視保健預防,獸醫臨床治療就越被忽視,這是大勢所趨!
豬病防制要兼顧 成本控制與保本分析。 健康場:飼料成本占總成本 70-80% ;每頭出欄豬全攤藥費 15 元左右;疫苗 > 消毒藥 > 預防藥 > 治療藥
觀察豬是一項最重要的工作。豬睡覺安靜時觀察呼吸道病;搞衛生時觀察消化道病;喂料后觀察食欲。
能飲水用藥就不飼料用藥;能飼料用藥就不注射用藥。一周齡內仔豬完全有辦法可以禁用或少用注射用藥以減少應激 。
準確判斷病因,對因下藥,否則既花錢又無效。
輪換用藥,避免同一豬群長期使用一種藥,以提高療效、減少耐藥性。
正確使用抗生素藥物劑量,除首次加倍外,不能任意加大使用量。
使用藥物時,要注意藥物的配伍禁忌,不要隨意同時使用多種藥物。
任何藥物的使用都有一定的用藥療程,不能隨意減少用藥時間及次數。
第一節 獸醫臨床技術操作 規程
為確保豬場正常生產,更有效地降低豬群的發病率,死亡率,減少疾病造成的損失,不斷促進豬場疫病防治工作規范化、科學化,逐步提高獸醫臨床操作技術水平,特制定本規程細則,請豬場生產線員工參照執行。
認真做好防疫工作,嚴格執行《豬場衛生防疫制度》。
認真做好消毒工作,嚴格執行《消毒制度》。
認真做好免疫工作,嚴格執行《豬場免疫程序》。
認真做好驅蟲工作,嚴格執行《驅蟲程序》。
加強飼養管理,嚴格按《技術操作規程細則》進行日常工作。提高豬群的抗病能力。
注意了解、調查本地區疫情,掌握流行病的發生發展等有關信息,及時提出合理化建議并提出相應綜合防治措施。
定期檢疫,定期進行抗體檢測工作。
一旦發生疫情或受到周圍疫情威脅,豬場要及時采取緊急封鎖等自衛措施,全體職工要絕對服從豬場發布的封鎖令。
建立健康豬群,引入種豬要檢疫并隔離飼養觀察至少 40 天。盡量自繁自養
及時隔離病豬、處理死豬,污染過的欄舍、場地徹底消毒。各舍要設 1-2 個病豬專用欄。
病死豬用專車運到腐尸池處理;解剖病豬在腐尸池解剖臺進行,操作人員要消毒后才能進入生產線;每次剖檢寫出報告存檔,臨床檢查、剖檢不能確診要采取病料化驗。
及時將豬群疫病情況反映給豬場生產技術部,以便有計劃地進行藥物控制與預防。
對病豬必須做必要的臨床檢查如體溫、食欲、精神、糞便、呼吸、心率等全身癥狀的檢查,然后做出正確的診斷。
診斷后及時對因對癥用藥,有并發癥、繼發癥的要采取綜合措施。
殘次、淘汰、病豬要經獸醫鑒定后才能決定是否出售。
預防中毒、應激等急性病,發現時及時搶救治療。
及時治療僵豬,配方采用肌苷 +VB1+ 生血素,各 2 毫升,每天 1 次,連用 7 天,治療前驅蟲、健胃。
對仔豬黃白痢等常見病要有目的地進行對照治療,定期做藥敏試驗,有計劃地進行藥物預防。
久治不愈或無治療價值的病豬及時淘汰。
飼養員要熟練掌握肌注、靜注、腹腔補液、去勢手術、難產等簡單的獸醫操作技術。大豬治療時采取相應保定措施。
勤觀察豬群健康情況,及時發現病豬,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嚴重疫情,及時上報。
做好病豬病志、剖檢記錄、死亡記錄,經常總結臨床經驗、教訓。
獸醫技術人員要根據豬群情況科學地提出防治方案,并監督執行。
按時提出藥品、疫苗的采購計劃,并注意了解新藥品,新技術。
正確保管和使用疫苗、獸藥,有質量問題或過期失效的一律禁用。
藥房要專人管理,備齊常用藥。庫存無貨要提前 1 周提出采購計劃。注意疫苗、藥品的保管要求、條件,避免損失浪費。接近失效的藥品要先用或及時調劑使用,各豬舍取藥量不得超過 1 周用量。
注射疫苗時,小豬一欄換一個針頭,種豬一針筒疫苗換一個針頭。病豬不能注射,病愈后及時補注。
接種活菌苗前后 1 周停用各種抗菌素。
發生過敏反應肌注腎上腺素;為預防過敏反應及加強免疫效果可在注射疫苗前飲水添加維多福或黃金速補等抗應激、免疫增效劑藥物。
嚴格按說明書或遵獸醫囑托用藥,給藥途徑、劑量、用法要準確無誤。
用藥后,觀察豬群反應,出現異常不良反應時要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有毒副作用的藥品要慎用,注意配伍禁忌。
免疫和治療器械用后消毒,不同豬舍不得共用注射器等器械。
對豬場有關疫情、防治新措施等技術性資料、信息,要嚴格保密,不準外泄。
第二節 豬場衛生防疫制度
為了搞好豬場的衛生防疫工作,確保養豬生產的順利進行,向用戶提供優質健康的種豬或商品豬,必須貫徹“預防為主 , 防治結合 , 防重于治”的原則,杜絕疫病的發生。現制定以下《豬場衛生防疫制度》,請全場員工及外來人員嚴格執行。
1. 豬場分生產區和非生產區,生產區包括養豬生產線、出豬臺、解剖室、流水線走廊、污水處理區等。非生產區包括辦公室、食堂、宿舍等。
2. 非生產區工作人員及車輛嚴禁進入生產區,確有需要者必須經場長或主管獸醫批準并經嚴格消毒后,在場內人員陪同下方可進入,只可在指定范圍內活動。
3. 生活區防疫制度
生活區大門應設消毒門崗,全場員工及外來人員入場時,均應通過消毒門崗,消毒池每周更換兩次消毒液。
每月初對生活區及其環境進行一次大清潔、消毒、滅鼠、滅蚊蠅。
任何人不得從場外購買豬、牛、羊肉及其加工制品入場,場內職工及其家屬不得在場內飼養禽畜(如貓、狗)。
飼養員要在場內宿舍居住,不得隨便外出;場內技術人員不得到場外出診;不得去屠宰場、其它豬場或屠宰戶、養豬戶場(家)逗留。
員工休假回場或新招員工要在生活區隔離二天后方可進入生產區工作。
搞好場內衛生及環境綠化工作。
4. 車輛衛生防疫制度
運輸飼料進入生產區的車輛要徹底消毒。
運豬車輛出入生產區、隔離舍、出豬臺要徹底消毒。
上述車輛司機不許離開駕駛室與場內人員接觸,隨車裝卸工要同生產區人員一樣更衣換鞋消毒。
5. 購銷豬防疫制度
從外地購入種豬,須經過檢疫,并在場內隔離舍飼養觀察 40 天,確認無病健康豬,經沖洗干凈并徹底消毒后方可進入生產線。
出售豬只時,須經獸醫臨床檢查無病的方可出場。出售豬只只能單向流動,如質量不合格退回時,要作淘汰處理,不得返回生產線。
生產線工作人員出入隔離舍、售豬室、出豬臺時要嚴格更衣、換鞋、消毒,不得與外人接觸。
6. 疫苗保存及使用制度
各種疫苗要按要求進行保存,凡是過期、變質、失效的疫苗一律禁止使用。
免疫接種必須嚴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免疫程序》進行。
免疫注射時,盡量不打飛針,嚴格按操作要求進行。
做好免疫計劃、免疫記錄。
生產線員工必須經更衣室更衣、換鞋,腳踏消毒池、手浸消毒盆后方可進入生產線。消毒池每周更換兩次消毒液,更衣室紫外線燈保持全天候開著狀態。
生產線內工作人員,不準留長指甲,男性員工不準留長發,不得帶私人物品入內。
生產線每棟豬舍門口,產房各單元門口設消毒池、盆,并定期更換消毒液,保持有效濃度。
制定完善的豬舍、豬體消毒制度(詳見消毒制度)。
杜絕使用發霉變質飼料。
對常見病做好藥物預防工作(詳見藥物預防制度)。
做好員工的衛生防疫培訓工作。
第三節 豬場免疫程序
常見豬病的推薦免疫程序
(一) 生長肥育豬的免疫程序
1 日齡:豬瘟常發豬場,豬瘟弱毒苗超前免疫,即仔豬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肌肉注射一頭份豬瘟弱毒苗,隔 1-2 小時后再讓仔豬吃初乳;
3 日齡:鼻內接種偽狂犬病弱毒疫苗;
7-15 日齡:肌肉注射氣喘病滅活菌苗、蘭耳病弱毒苗;
20 日齡:肌肉注射豬瘟、豬丹毒二聯苗(或加豬肺疫三聯苗);
25-30 日齡:肌肉注射偽狂犬病弱毒疫苗;
30 日齡:肌肉 或皮下注射 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疫苗;
30 日齡:肌肉注射仔豬水腫病菌苗;
35-40 日齡:仔豬副傷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區首免后,隔 3-4 周再二免);
60 日齡:豬瘟、肺疫、丹毒三聯苗,二倍量肌注。
生長育肥期肌注兩次口蹄疫疫苗。
(二)后備公、母豬的免疫程序
配種前 1 個月肌肉注射細小病毒、乙型腦炎疫苗;
配種前 20-30 天肌肉注射豬瘟、豬丹毒二聯苗(或加豬肺疫的三聯苗);
配種前 1 個月肌肉注射偽狂犬病弱毒、口蹄疫、蘭耳病疫苗。
(三)經產母豬免疫程序
空懷期:肌肉注射豬瘟、豬丹毒二聯苗(或加豬肺疫的三聯苗);
初產豬肌注一次細小病毒滅活苗,以后可不注;
頭三年,每年 3-4 月份肌注一次乙腦苗,三年后可不注;
每年肌肉注射 3-4 次豬偽狂犬病弱毒疫苗;
產前 45 天、 15 天,分別注射 K88 、 K99 、 987p 大腸桿菌腹瀉菌苗;
產前 45 天,肌注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三聯疫苗;
產前 35 天,皮下注射傳染性萎縮性鼻炎滅活苗;
產前 30 天,肌注仔豬紅痢疫苗;
產前 25 天,肌注傳染性胃腸炎 - 流行性腹瀉 - 輪狀病毒三聯疫苗 ;
產前 16 天,肌注仔豬紅痢疫苗;
(四)配種公豬免疫程序
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豬瘟、豬丹毒二聯苗(或加豬肺疫的三聯苗);
每年 3-4 月份肌肉注射 1 次乙腦苗;
每年肌肉注射 2 次氣喘病滅活菌苗;
每年肌肉注射 3-4 次豬偽狂犬病弱毒疫苗。
(五)其它疾病的防疫
口蹄疫:
常發區:
常規滅活苗,首免 35 日齡,二免 90 日齡,以后每 3 個月免疫一次;
高效滅活苗,首免 35 日齡,二免 180 日齡,以后每 6 個月免疫一次。
非常發區:
常規滅活苗,每年 1 、 9 和 12 月份各免疫一次;
高效滅活苗,每年 1 和 9 月份各免疫一次。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仔豬 6-8 周齡一次, 2 周后再加免一次;
豬鏈球菌病:
成年母豬: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
仔豬:
首免 10 日齡,二免 60 日,或
首免出生后 24 小時,二免斷奶后 2 周。
藍耳病:
成年母豬:每胎妊娠期 60 天免疫一次滅活苗;
仔豬: 14-21 日齡免疫一次弱毒苗;
成年公豬:每半年免疫一次滅活苗;
后備豬:配種前免疫一次滅活苗;
備注:上述免疫程序僅供參考,每個豬場應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疾病的發生史,以及豬群當前的抗體水平高低制定自己的免疫程序。眠疫的重點是多發性疾病和危害嚴重的疾病,對未發生或危害較輕的疾病可酌情免疫。
表 1 :常見豬病的免疫程序表
豬別及日齡 |
免疫內容 |
仔豬 |
吃初乳前 1-2 小時 |
豬瘟弱毒疫苗超前免疫 |
初生乳豬 |
豬偽狂犬病弱毒疫苗 |
7-15 日齡 |
豬喘氣病滅活菌苗、傳染性萎縮性鼻炎滅活菌苗 |
25-30 日齡 |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 (PRRS) 弱毒疫苗、仔豬副傷寒弱毒菌苗、偽狂犬病弱毒疫苗、豬瘟弱毒疫苗(超前免疫豬不免)、豬鏈球菌苗、豬流感滅活疫苗 |
30-35 日齡 |
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豬喘氣病滅活菌苗 |
60-65 日齡 |
豬瘟弱毒疫苗、豬丹毒、豬肺疫弱毒菌苗、偽狂犬病弱毒疫苗 |
初產母豬 |
配種前十周、八周 |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 (PRRS) 弱毒疫苗 |
配種前一個月 |
豬細小病毒弱毒疫苗、豬偽狂犬病弱毒疫苗 |
配種前三周 |
豬瘟弱毒疫苗 |
產前五周、二周 |
仔豬黃白痢菌苗 |
產前四周 |
豬流行性腹瀉 - 傳染性胃腸炎 - 輪狀病毒三聯疫苗 |
經產母豬 |
配種前 2 周 |
豬細小病毒病弱毒疫苗 ( 初產前未經免疫的 ) |
懷孕 60 天 |
豬喘氣病滅活菌苗 |
產前 6 周 |
豬流行性腹瀉 - 傳染性胃腸炎 - 輪狀病毒三聯疫苗 |
產前 4 周 |
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滅活菌苗 |
產前 5 周、 2 周 |
仔豬黃白痢菌苗 |
每年 3-4 次 |
豬偽狂犬病弱毒疫苗 |
產前 10 天 |
豬流行性腹瀉 - 傳染性胃腸炎 - 輪狀病毒三聯疫苗 |
斷奶前 7 天 |
豬瘟弱毒疫苗、豬丹毒弱毒菌苗、豬肺疫弱毒菌苗 |
青年公豬 |
配種前十周、八周 |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 (PRRS) 弱毒疫苗 |
配種一個月 |
豬細小病毒病弱毒疫苗、豬丹毒弱毒菌苗、豬肺疫弱毒菌苗、豬瘟弱毒疫苗 |
配種前兩周 |
豬偽狂犬病弱毒疫苗 |
成年公豬 |
每半年一次 |
豬細小病毒弱毒疫苗、豬瘟弱毒疫苗、傳染性萎縮性鼻炎、豬丹毒弱毒菌苗、豬肺疫弱毒菌苗、豬喘氣病滅活菌苗 |
各類豬群 |
3-4 月份 |
乙型腦炎弱毒疫苗 |
每半年一次 |
豬瘟弱毒疫苗、豬丹毒弱毒菌苗、豬肺疫弱毒菌苗 、豬口蹄疫滅活疫苗、豬喘氣病滅活菌苗 |
注意事項:
豬瘟弱毒疫苗常規免疫劑量:一般初生乳豬 1 頭份 / 只,其它大小豬可用到 4 — 6 頭份 / 只。未能作乳前免疫的,仔豬可在 21-25 日齡首免, 40 、 60 日齡各免 1 次, 4 頭份 / 只 · 次;
有些地區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副豬嗜血桿菌病的發病率比較高,需要作相應的免疫;
將病毒苗與弱毒菌苗混合使用,若病毒苗中加有抗生素則可殺死弱毒菌 苗, 導致弱毒菌苗的免疫失敗。在使用活菌制劑(包括豬丹毒、豬肺疫、仔豬付傷寒弱毒苗)前 10 天和后 10 天,應避免在飼料、飲水中添加或給予豬只肌肉注射對活菌制劑敏感的抗菌藥。 |
表 2: 某南方豬場的免疫程序
群別 |
日齡 |
免疫品種 |
劑量 |
使用方法 |
后備種母豬、種公豬 |
100 |
口蹄疫 |
3ml |
耳后根肌肉注射 |
150 |
乙腦 |
2ml |
配專用稀釋液耳后根肌肉注射 |
160 |
口蹄疫 |
2ml |
耳后根肌肉注射 |
170 |
偽狂犬 |
2 頭份 |
耳后根肌肉注射 |
豬瘟 |
4 頭份 |
配專用稀釋液耳后根肌肉注射 |
180 |
乙腦 |
2ml |
配專用稀釋液耳后根肌肉注射 |
細小病毒 |
2ml |
耳后根肌肉注射 |
每年 3-4 月份( 180 日齡以上) |
乙腦苗
加強免疫 |
2ml |
配專用稀釋液耳根肌肉注射(若 180 日齡接種離本次接種時間不超過 2 個月,則本次不需加強免疫)接種兩個星期以后才能配種 |
經產母豬 |
妊娠 85 天 |
大腸桿菌 |
1 頭份 |
配生理鹽水稀釋液,耳后根肌注 |
偽狂犬 |
2 頭份 |
耳后根肌注 |
妊娠 93 天 |
口蹄疫 |
3ml |
耳后根肌注 |
妊娠 100 天 |
腹瀉二聯 |
3ml |
耳后根肌注 |
產后 23 天 |
豬瘟 |
4 頭份 |
配生理鹽水稀釋液,耳后根肌注 |
鏈球菌 |
4 頭份 |
配生理鹽水稀釋液,耳后根肌注 |
仔豬 |
23 日齡 |
豬瘟 |
2 頭份 |
配生理鹽水稀釋液,耳后根肌注 |
鏈球菌 |
2 頭份 |
配生理鹽水稀釋液,耳后根肌注 |
40 日齡 |
口蹄疫 |
1ml |
耳后根肌注 |
60 日齡 |
口蹄疫 |
2ml |
耳后根肌注 |
70 日齡 |
豬瘟 |
3 頭份 |
配生理鹽水稀釋液,耳后根肌注 |
肺疫 A |
3 頭份 |
配鋁膠水水稀釋液,耳后根肌注 |
種
公
豬 |
每年 3 、 9 月份
每半年 |
豬瘟(4頭份)、肺疫 A (4頭份)
偽狂犬苗(2頭份) |
每年 2 、 7 、 11 月份 |
口蹄疫苗(3ml) |
每年 3 、 9 月份 |
乙腦 (2ml) |
種母豬 |
每年 3 、 9 月份 |
豬肺疫 A (4頭份) |
注:各場應在每個季度內對空懷或超期未配的母豬集中進行一次口蹄疫苗(3ml)和豬瘟苗 (4頭份)的注射。
表 3: 某北方豬場的免疫程序
群別 |
日齡 |
免疫品種 |
劑量 |
使用方法 |
后備種母豬、種公豬 |
100 |
口蹄疫 |
3ml |
耳后根肌肉注射 |
160 |
口蹄疫 |
2ml |
耳后根肌肉注射 |
170 |
偽狂犬 |
2 頭份 |
耳后根肌肉注射 |
豬瘟豬丹毒豬肺疫 |
4 頭份 |
配專用稀釋液耳后根肌肉注射 |
180 |
乙腦 |
2ml |
配專用稀釋液耳后根肌肉注射 |
細小病毒 |
2ml |
耳后根肌肉注射 |
每年 3-4 月份( 180 日齡以上) |
乙腦苗
加強免疫 |
2ml |
配專用稀釋液耳根肌肉注射(若 180 日齡接種離本次接種時間不超過 2 個月,則本次不需加強免疫)接種兩個星期以后才能配種 |
經產母豬 |
妊娠 85 天 |
大腸桿菌 |
1 頭份 |
配生理鹽水稀釋液,耳后根肌注 |
偽狂犬 |
2 頭份 |
耳后根肌注 |
妊娠 93 天 |
口蹄疫 |
3ml |
耳后根肌注 |
妊娠 100 天 |
腹瀉二聯 |
3ml |
耳后根肌注 |
產后 23 天 |
豬瘟豬丹毒豬肺疫 |
4 頭份 |
配生理鹽水稀釋液,耳后根肌注 |
仔豬 |
23 日齡 |
豬瘟豬丹毒豬肺疫 |
2 頭份 |
配生理鹽水稀釋液,耳后根肌注 |
40 日齡 |
口蹄疫 |
1ml |
耳后根肌注 |
副傷寒 |
1 頭份 |
耳后根肌注 |
60 日齡 |
口蹄疫 |
2ml |
耳后根肌注 |
70 日齡 |
豬瘟豬丹毒豬肺疫 |
3 頭份 |
配生理鹽水稀釋液,耳后根肌注 |
種
公
豬 |
每年 3 、 9 月份
每半年 |
豬瘟( 4 頭份)、豬丹毒( 4 頭份) , 肺疫 A ( 4 頭份)
偽狂犬苗( 2 頭份) |
每年 2 、 7 、 11 月份 |
口蹄疫苗( 3ml ) |
每年 3-4 月份 |
乙腦 (2ml) |
注:各場應在每個季度內對空懷或超期未配的母豬集中進行一次口蹄疫苗( 3ml )和豬瘟 豬丹毒豬肺疫 (4 頭份 ) 的注射。
免疫程序不是通用的、一層不變的。地區不同、流性病情況不同、豬場防疫環境不同、豬群健康情況不同等,免疫程序也不同。
但免疫程序一旦確定,就要在 1-2 年內相對穩定,要嚴格執行。
大型豬場不提倡季節性免疫,而是按生產流程分豬群分階段分批次規律性免疫。
|